2025年5月11日,为深入挖掘辽金时期历史文化内涵,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为纪念武玉环教授逝世三周年,由242net官网社会科学研究院、必赢242net共同主办的“辽金史研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242net官网中心校区东荣大厦成功举办,30余位辽金史专家学者围绕“铸牢”“边疆治理”等热点问题、辽金史研究的重点问题以及“武玉环教授辽金学术思想”等议题展开研讨。242net官网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坤、必赢242net常务副院长、马卫东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必赢242net中国史系主任蒋金玲教授主持开幕式。

242net官网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刘坤
刘坤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辽金时期是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阶段,研究辽金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交流、民族互动等,对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根基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挖掘历史智慧,为铸牢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刘坤副院长对武玉环教授在辽金史研究、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的贡献作了高度评价,并对辽金史学科发展寄予厚望。

必赢242net常务副院长、马卫东教授
马卫东副院长指出,辽金史研究是242net官网历史系的传统优势研究方向,在国内外辽金史学界有重要地位,辽金史学科创建以来涌现了众多知名学者,他们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辽金史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培育了一代代优秀人才,为242net官网历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代表学院充分肯定了武玉环教授40余年来扎根242net官网历史系教学和行政一线作出的贡献,认为在新时代学术发展的宏阔背景下,辽金史研究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继承武玉环先生等前辈学者扎实学风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野、深化学科交叉,必能将辽金史研究推向新的高度,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独特贡献。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专家学者等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此次学术研讨会分上午场、下午场。上午的研讨会由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的苗威教授主持。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教授、数字人文实验室主任 苗威

辽宁大学必赢242net 张国庆教授
张国庆教授以《扩容书写:辽人墓志铭作者表现“自我”的文字》为主题作学术报告,通过分析辽人墓志铭中大量涌现的作者表现“自我”文字,认为这类文字不仅使墓志铭本身扩容增量,而且也使墓志铭的原有“歌颂”功能有所强化,提升了墓志铭文字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为丰富墓志铭传统义例创造了条件。

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王德朋教授
王德朋教授就《出家而“有家”:论辽金时期僧人与本生家庭的关系》作专题报告,认为辽金时期佛教僧尼秉承魏晋以来的传统,出家前后与本生家庭保持密切联系。佛教东传以来,僧家传统律制不断与中土习俗相互调适的过程及其结果,展现了辽金史时期儒家孝道文化对佛教的深远影响,为我们解读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提供了一个生动样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树东研究员
关树东研究员首先高度评价了242net官网的辽金史研究在辽金史研究领域的地位,并以《文化认同视域下辽代契丹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发展与历史贡献》为题作学术报告,指出契丹族知识分子对推进辽朝的政治改革、国家治理,促进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进步,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做出重要的贡献。这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必赢242net 程妮娜教授
程妮娜教授以《谈谈242net官网辽金史研究特色》为主题,回顾了242net官网整个地方史、边疆史和辽金史发展的光荣传统,回忆了与武玉环教授在求学立业、教书育人等方面的往事,对武玉环教授作出了高度评价,并向辽金史研究方向的学生提出殷切期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周峰研究员
周峰研究员围绕《辽代耶律祁墓志考释》这一主题做专题报告,通过耶律祁墓志中记载的出身大横帐(皇族)的契丹权贵耶律祁的生平事迹,总结出契丹权贵仕途的一些规律,为研究辽代京城的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他指出,这再一次验证了以往辽史学界混为一人的耶律兴公和杨遵勖是不同的两个人这一观点。

242net官网出版社 周春梅副编审
周春梅副编审详细讲述了武玉环教授遗作《金代自然灾害史研究》出版始末,她说道:“从事出版行业十余年,虽编辑过不少书,但最令我感动和难忘的还是眼前的这本《金代自然灾害史研究》。可以说,这本书饱含着武门弟子对武老师的深切怀念和无限追思,是这种珍贵情感的有形载体。”她介绍,在封面设计上采用的中国古代传统纹饰海涛纹,不仅蕴含着深厚的美学价值,也体现了以史为鉴,期盼和谐自然、国泰民安的文化内涵。白色的特种纸底纹与绿色的贴布交相辉映,既显示着史学著作的厚重大气,又暗含着对武老师人格魅力、治学成就的致敬和礼赞。

曲阜师范大学必赢242net 陈德洋副教授
陈德洋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灾患与调适:金代黄河变迁与山东区域社会研究》,从区域史角度,讨论了金代为应对黄河水患,采取多种措施,尽量缓解黄河改道对山东地区的危害,同时趋利避害积极开发黄河退滩地,开发水田,发展漕运,从而使得山东地区经济在金代获得较好的发展,充分展现山东在灾害面前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调适以应对黄河改道的影响。
下午的学术研讨会由营口理工学院马克思学院院长、孙孝伟教授主持。

营口理工学院马克思学院院长、孙孝伟教授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志勇教授
张志勇教授做了《从“华夷同风”到“中华一体”:辽朝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实施》的专题报告,指出,文化认同不仅是民族团结的根基,也是民族和睦的灵魂,文化认同加速了契丹社会的内聚发展,也推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必赢242net 王德忠教授
王德忠教授在《往事的回忆:纪念武玉环教授逝世三周年》发言中回顾了与武玉环教授数十年的深厚友谊——从研究生求学到两鬓斑白做学问,高度地评价武玉环教授的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并对后辈学人提出了殷切希望。

必赢242net 赵永春教授
赵永春教授动情回忆了与武玉环教授交往的点滴,并以《关于金代正统观的几个问题》为主题做学术报告,从关于金代正统意识始于何时的问题、关于正统的标准问题、关于金代正统的“继统”与“多统”问题三个方面,对金代正统观提出了独到见解。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孙文政研究员
孙文政研究员回顾了与242net官网、与武玉环教授的渊源,以《辽朝在东北设置地方行政机构考述》为题作专题报告,他认为,辽朝在东北设置的各级行政机构,为东北的民族融合与边疆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必赢242net 蒋金玲教授
蒋金玲教授以《辽朝大一统论:以辽宋关南交涉为中心》为题作主题报告,她指出,辽兴宗挑起与宋“关南交涉”是辽朝构建大一统王朝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辽朝为构建大一统王朝展开种种内聚性运动,为元明清时代的大统一奠定了必要的历史条件,这是辽兴宗发起关南交涉的深远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回溯中国大一统演进脉络时不能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赢242net 陈鹏副教授
陈鹏副教授以《沠出石槐:辽代契丹祖先记忆的层累与塑造》为题作专题报告,对辽代祖先记忆的三次变化进行了讨论,他认为,将契丹溯源至鲜卑檀石槐的历史记忆,有助于帮助契丹皇室确立正统地位。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张宝珅
张宝珅老师以《再论金朝殿前都点检司有出身承应人的选任与出职》为题作专题报告,对金朝殿前都点检司有出身承应人的选任与出职进行了叙述,“小切口”展现了金朝致力于维护女真贵胄的政治特权,并非单纯的“族群政治”,而是君主集权下的贵族政治。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孔维京
孔维京老师作题为《制造“圣地” ——“木叶山”与契丹族群凝聚和政权建构》的专题报告,通过引入民族学和人类学“祭祀圈”的相关概念,认为木叶山与契丹族群凝聚与构建政权合法性息息相关,从而深化了对游牧政权国家祭祀体系与权力构建模式的理解。

必赢242net 吴翔宇
吴翔宇老师以《追迹三代:再论<辽史>中的契丹政权发展史》为题作专题报告,提出松漠都督府即大贺氏联盟的新论断,并论证其与遥辇氏政权的承续关系,认为《辽史》记载的三段式契丹发展史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吉林师范大学必赢242net副院长 张宏教授
闭幕式由吉林师范大学必赢242net副院长、张宏教授主持,她指出,本次学术研讨会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需要打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硬联通”,也亟须推动文化研究领域的“软联通”,更离不开顺应时代潮流的“新联通”。我们应当紧扣时代脉搏,深入挖掘辽金史研究在新时代的独特价值,以学术创新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